会员注册 | 会员登录 | 发布商机   免费发布简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铭万商机  
瓦楞纸箱 | 服务类 | 相关耗材 | 各类工业用纸 | 蜂窝纸箱机械设备耗材 | 瓦楞纸箱机械设备 |
网站公告:
中国瓦楞包装网是一个围绕瓦楞包装行业,集中展示纸箱包装,瓦楞纸板加工、包装印刷、包装机械、原纸供应、软件开发等瓦楞包装行业相关的大型行业平台。是中国地区专业、有影响力的瓦楞包装电子商务平台。
资讯类型
行业动态 企业动态 展会快报
热点专题 科技动态 标准法规
包装技术 行情
热点专题 更多>>
科技动态 更多>>
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行业动态»正文
行业动态

提升印刷行业技能培训水平的三大措施

来源:[中国瓦楞包装网] 作者:[哈博] 点击率:[756] 时间:[2011/9/19]
印刷业技能培训需求非常旺盛,但是全国各地区关于印刷行业的培训方面水平却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据了解,甚至个别地区一些没有资质的企业和个人都在做培训,培训能力很差。正因为目前国内行业培训市场上的这种不规范现象,印刷企业对于技能培训也存在认识误区。针对这些情况,媒体采访了中国网印及制像协会理事长裴桂范,她建议可以通过以下3种措施提升行业技能培训的水平。
  
  措施一:做好培训宣传
  
  “现在由于市场混乱,一些培训机构没有信誉,有的人只为拿到证书,不为学习一技之长,出现了花钱买证的现象。”裴桂范说。但是如果拿到了证书却没有接受培训,一方面对员工技能的提升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令一些企业看不到培训员工的实际作用,就失去了派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此外,有些企业甚至认为自己出钱让员工培训、技能得到了提高之后,员工会不会提要求涨工资或者是跳槽呢?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出现抵制送员工去培训的情绪。
  
  针对这些现象,裴桂范建议,首先要让印刷企业的管理者认识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利润率都会得到提升,不要因为个别人才流失的现象就因噎废食。要想将行业培训水平整体提升,就要从培训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性开始进行循序渐进的宣传。
  
  措施二:发挥协会职能
  
  宣传的另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让更多想要参加培训的人了解应该参加什么样的机构组织的培训。裴桂范介绍,据她所知,一些地区的劳动局就针对失业人员做了一些印刷技能方面的培训,本来是一件给企业输送人才、为行业培养人才的好事,但是一方面因为地方劳动局对行业并不十分了解,对行业技能的培训效果不能完全保障,另一方面地方劳动局做培训因为不立足行业,希望参加培训的人知道的渠道也有限,也造成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发生。
  
  作为了解行业、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协会,不但立足行业和熟悉企业,而且了解企业需要人才的类型,更可以提出针对性的培训计划。裴桂范介绍说,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协会可以提供两种人才的培养,一种是满足基本要求的生产型人才,而对于一些上规模企业来说,还有一种是做高级技术人员的培训,而协会更易于了解这种详细的情况。此外,协会还有自己的会员资源优势,组织培训工作更便利。因此,她认为,各地的行业协会都应该多承担起组织行业培训、提升行业技能水平的重任来,将印刷业的培训工作坚持而且长期做下去,最终达到行业整体技能水平的提升。
  
  裴桂范介绍,以丝网印刷为例,这是印刷工艺种类中的小专业,印刷院校并没有设置关于它的专门专业,因此人才更为缺乏,没有学校专门培养。中国网印及制像协会刚成立初期就是看到了相关人才和技术的这种缺乏,不但做培训,还经常组织交流活动,并且根据行业技术的不断革新,随时调整课程及教材,刚开班时讲课的教材都是有经验的老师自己做的,现在已经有了全国统一的教材。发展至今,已经在行业培训工作方面小有名气,树立了品牌之后,更利于协会在行业内培训工作的组织以及业内对丝网印刷培训工作的认可。
  
  措施三:协调部门合作
  
  众所周知,业内人士对技能培训兴趣度高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可以拿到资格证书,可以成为自己未来职业发展道路上的“敲门砖”。这就要求培训组织不但要工作做得好,还要能具有资格认证职能。要能够和国家的相关管理部门,诸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等相关组织的鉴定中心相互携手对培训后的人才进行鉴定。
  
  以中国网印及制像协会为例,裴桂范介绍在2004年和新闻出版总署人教司、劳动部共同携手立项,制定了网版印刷工和制版工的职业技能认定国家标准。

  以此标准为基础,协会相继制定了辅助国家技能标准的有详细工艺步骤和要求的培训教材以及相关题库,并结合多年来做行业培训的经验推出了各种相关培训计划。并且标准教材还在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但是裴桂范说,在2005年培训计划发布后却工作进展缓慢。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在全国范围展开培训,需要和各地的地方鉴定中心联手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鉴定并颁发鉴定证书,但是范围很大、和鉴定中心的合作范围扩大较为困难,这些都为培训工作的展开设置了障碍。因此,她呼吁,国家的相关部门可以和各地主管部门做好协调工作,更快、更高效地将鉴定工作衔接到培训工作中来,不但利于行业培训工作的规范化进程,而且还可以大大激发受训者和企业的积极性。
关于我们 | 发布信息 | 帮助中心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